寻找确定性 以平凡的行动成就不平凡的事业
各位同事,今天是2025年的第一天,此刻我们中心和医院的广大医护工作者还坚守在血透室,守望相助,正为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。
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2024年倏忽行远,2025年已翻开新的篇章,值此年末启新之际,谨向各位同事和广大肾友及其家属致以最诚挚的问候。
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
2024年,这一年,我们虽然收获了笃定的信心,但时代变局加速,规则重写的速度在加快,行业迎来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,我们目睹了各行各业太多变化,仅就医疗服务行业,就有太多改变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以来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共发布医疗服务相关政策文件近200条,涉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DRG/DIP支付2.0版本、“医疗质量安全”及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”等诸多内容,此外,血液透析耗材集采也正式拉开帷幕。
医保方面,医保基金飞行检查成为全年一大重要主题。按照“地域广覆盖、机构类型全覆盖、首次开展回头看”,全年我们几乎每个中心和医院都接受过医保多次检查。
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转型的周期,也更是一个漫长的季节。在新的周期,不确定性是常态,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,我们要积极寻找确定性。
所谓的确定性,就是要在未知的困难面前找到正确的方向和路径,找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。
在达康过去衣衫褴褛的创业阶段,历经12多年的发展,我们在中国独立透析中心发展上,探索和总结出以下四个确定性:
第一、确定不断下沉优质透析医疗资源,去中国广大基层开设独立透析中心;
第二、确定始终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不断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透析生活;
第三、确定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筑牢基层透析患者的健康防线;
第四、确定始终坚持企业社会责任,兼顾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。
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。达康发展到现在,规模和行业影响力与过去12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,如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我们更要乐观,更要从容不迫。
从2025年起甚至在更长时间内,我们还要继续寻找到达康未来发展更加确定的方向:
第一、如何在基层开设更多的透析中心,满足更多基层透析患者可及性治疗需求?
第二、如何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,给患者带来高品质透析服务?
第三、如何更加精细化管理,提高运营能力,减轻医保基金压力?
第四、如何给患者更多的支持,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?
大道至简,坚持规律和常识。我们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明确的路径,才能朝着企业的愿景不断迈进。
一起携手成就不平凡的事业
2024年1月在南方周末新年特辑上,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“中国家庭透析第一人”、现在达康旗下南通肾脏病医院透析的胡颂文肾友,他说全世界透析生存期最长的患者目前已经透析五十多年,他想打破这个纪录。到2025年1月中旬,胡颂文肾友透析已满32年了。
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,胡颂文的愿望也是广大肾友的愿望,更是广大患者对我们的殷殷嘱托。
各位同事,无论你是身处一线的医生、护士,还是身处职能部门的财务、人力,我们都身处一个平凡的岗位,但达康和每个达康小伙伴所从事的事业都是伟大而不平凡的事业,全集团近2000号队伍是目前中国服务基层透析患者一支不可小觑的生力军。
现在我们服务的患者近万名,未来我们服务的患者可能以几万名、甚至十几万名计,这背后是上万个、几万个、十几万个家庭,如何“让透析患者享受到高品质的透析生活”、如何让“透析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”,这是达康伟大事业之所在。
“福寿康宁,固人之所同欲;死亡疾病,亦人所不能无”,治疗并不总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,它更重要的在于体恤和减轻患者痛苦,提高患者生命质量。只要确信我们当下做的事业是正确的事业,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,我们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走下去。
未来已来,各位同事,让我们携手一起,以平凡的行动成就不平凡的伟大事业。
陈少波
达康医疗董事长、创始人
2025年1月1日